內容來自YAHOO新聞
《經濟教室》出口為什麼衰退?
工商時報【于國欽】
經濟指標有量指標、值指標,海關出口、商業營收、名目薪資、名目GDP皆是值指標,而值指標經相關物價指數平減後,即成實質出口、實質薪資、實質GDP,實質指標即量指標。
■實質薪資=名目薪資/物價指數,取log 微分即可得出:實質薪資增幅=名目薪資增幅-物價漲幅,出口、GDP實質增幅皆可依此法快速算得,惟相關經濟指標非連續函數,因此取log微分的增率,有細微誤差。
台灣今年出口已連續衰退6個月,而且衰退幅度愈來愈大,原本大家以為7月只會小跌,未料竟又大幅下滑11.9%。
對於出口衰退,日前行政院已提出經濟體質強化措施,經濟部也增辦一些拓銷活動,業界有人建議讓台幣匯率貶值,也有人建議降稅。然而,從歷史的經驗可以明白,出口是產業實力的延伸,要提升出口競爭力仍得自產業升級著手,並沒有特效藥。
事實上,當我們看到出口衰退時,先別太快否定自己,我們得看看其他國家的情況,若人家出口大幅成長,只有我們下滑,那麼這顯然就是產業實力不行。但若其他人也跟我們一樣,那就證債務協商明出口衰退只是受國際景氣影響而已,政府根本不必著力於短期的振興措施,應該把更多力量放在長期的政策上。
各國出口 也大多衰退
那麼,今年以來其他國家出口表現如何?日本衰退7.7%、韓國衰退4.9%、新加坡衰退13.1%,連美國也衰退5.2%,我們前七個月衰退7.8%,與各國相比,相去不遠。
由此可知,今年以來出口衰退實非台灣所獨有,而是全球景氣低迷使然,政府實不必過度著力於拓銷、貶值及降稅,過度使用政策工具反而自亂陣腳,完全無助於台灣經濟體質的改善。
我們平常談出口成長、衰退,多是以美元計價的名目總值,事實上出口總值衰退,有時候也不代表我國出口總量下滑,可能只是因為出口產品的價格走跌所致,總值是量乘以價這一點大家應該都明白。
那麼,台灣今年以來的出口量是否也衰退這麼慘?這是一個簡單的算術,我們可以運用主計總處編製的出口物價指數對名目出口總值進行平減,即可得到答案,答案是今年1~7月台灣實質出口並未衰退,仍有0.3%的成長。
我出口產品 幾全數跌價
原因很簡單,因為台灣出口的產品幾乎全數跌價,1~7月出口負債整合物價(依美元計價)較上年同期跌8.1%,這個跌幅創了金融海嘯以來的最大,除非出口數量增幅夠大,大到可以抵銷價的跌幅,否則在價格拖累下,出口總值必然走跌。
今年以來的情況正是如此,我們比照前七個月出口物價與出口總值會發現,兩者息息相關。出口值衰退最大的礦產品(汽柴油),其出口物價也跌最大,兩者都跌四成左右,而化學品、塑橡膠的出口值與出口價格雙雙跌逾一成,好消息是,從量的角度而言,電子產品、化學品及交通運輸設備仍呈正成長。
今年台灣外貿確實非常不好,但經上述分析後可以發現,這一方面是受國際景氣影響,以致出口量趨緩,另一面是受油價走跌影響,以致出口物價跌幅創近六年最大,兩者都不是政府政策所能扭轉,既是如此,行政院何必浪費人力、物力於此?
我們的政府近年太在乎外界的批評,所推的政策方案因此也過於短期,然而要提升台灣的經濟實力,豈是刺激刺激、振興振興可個人信貸以辦到的?時候不多了,是該回歸長期方案的時刻了。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經濟教室-出口為什麼衰退-215004965--finance.htmlE2FD844D233AE541
留言列表